精品课程
49 元
杨杰的育儿拼图 第1辑
呈现咨询中最有价值的瞬间
1691 学过

大家好,我是课程主讲人杨杰。

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,拥有10年的家庭教育咨询经验,著有《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》、《让孩子心悦诚服》。

选择这样一份工作,源于童年的特别经历:我曾经是个“孩子王”,常年带着一群孩子玩耍。在漫长的玩耍中,因为要处理各种状况,我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。从十几岁开始,我就是家族里公认的最会带孩子的人。

从那时候起,我就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:帮助父母读懂孩子的心。

与众不同的育儿课

通常,育儿课程会有某个具体的主题,比如关于习惯、焦虑、磨蹭、阅读、内在动力,等等。

而我们的课程,统称为“育儿拼图”,并且注明是“第1辑”,显然是一副未完待续的样子。

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?这些内容来自哪里呢?

它们来自我的家庭教育咨询,是的,过去10年,我一直专注于做一对一的咨询,积累的资料超过2000万字。

坚持做教育咨询,源于一个朴素的观念:育儿的道理,读过几本书都能讲得头头是道,真正困难的,是怎么落实到生活的一言一行。我的任务,就是陪伴家长从“知道”,抵达“做到”。

过去的10年,我陪伴几百位家长,从水深火热的家庭教育困境中走出来。这份工作的挑战在于,今天给出的建议是否有效,明天一早就见分晓,来不得半点敷衍。

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教育咨询,通常都是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每天拎出几个点来,看上去很散乱,其实很像拼图,慢慢地,就拼出一幅完整的画面。平时跟家长讨论的都是怎么回应孩子,偏被动,更接近于“无为”,这样不容易伤到孩子。而系统的教育理论,看上去很美,但特别容易让家长升起进取心:我要给孩子养成好习惯,我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,我要……,这样做有个弊端:控制孩子而不自知。

咨询的时候,家长常常慨叹:天哪,原来教育还有这一层。因此,我们的课程,就讲咨询中的真实案例和细节,把这些最闪光的片段呈现出来,让朋友们明白,具体的教育问题,到底该怎么处理。

课程目录:

1也许,耍赖只是在呼唤亲密感

2给孩子的那些建议,是否在隔靴搔痒?

3父母的回应给了孩子力量

4你确定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孩子吗?

5把愤怒的能量转化成解决问题的方法

6不担心,就不会过度卷入

7不做孩子肚子里的蛔虫

8读取对话中隐藏的信息

9感知此刻,而不是感知昨天

10关于“我不想写作业”的花样回复

11孩子的错,也不能放过

12孩子的感觉,父母的目标,哪个更重要?

13孩子的畏难情绪,勾起了父母的畏难情绪

14合理反抗是健康的行为

15教育需要凝神聚气

16紧张,锁住了孩子的学习活力

17进步时刻,警惕期望陷阱

18看见孩子丰沛的感觉

19去除情绪的干扰项

20一个简单的邀请,也能变成游戏

21与保护者相比,调停者的角色更有力量

22咱们不嘲笑别人

23自诩爱孩子,有时却带来更大的伤害

24幽默是最伟大的润滑剂

25你还记得那些开心的亲子时光吗?

相关课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