竞争对宝宝意味着什么

144
作者 元气一级棒 米粒妈咪课堂  ← 点击红色字,关注公众号
2019-09-17 08:41 字数 5825 阅读 1133评论 0
提升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课

孩子从3岁左右就开始不断地跟别人比较: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,是赢还是输——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较高下的比赛。宝贝们为什么喜欢比来比去?竞争带来的快乐与悲伤对他们小小的心灵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?

三四岁的孩子喜欢和别人比赛,在幼儿园的门口,总能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对“接驾”的妈妈爸爸邀功请赏:“妈妈!今天我跑步得了第一名!”

“今天老师夸奖我的被子叠得最整齐。”“爸爸,今天在班上我的积木堆得最高。”总之,孩子们差不多把每个小游戏都当成一较高下的比赛。竞争意识成了小宝宝的成长动力,当然也免不了有时让他们伤心。

不论是在家里,还是在幼儿园里,宝宝们都要竞争,内容也包罗万象:谁可以把小自行车骑得更快?谁会把秋千荡得更高?谁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平衡?——这些还算比较正常的——有时比赛项目就有些“离谱”了:谁能更快吃完饭?谁第一个上完厕所?谁第一个睡着觉?……

有的父母支持孩子的竞争:社会机制就是优胜劣汰,宝宝只有在比拼中才能不断挑战自己,学会应付挫折感。而有的妈妈爸爸则,因为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压力中长大,只能在较量中才确立自己的自信。

那么到底哪一种方式更合适宝宝的成长呢?参与竞争?还是自得其乐?

我们需要先了解,竞争对于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。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:3岁到3岁半的时候,孩子的竞争意识就日益强大起来,不断地和他人参照、不断地更改“参照系数”——评判标准、不断地用比较来评价别人和自己。孩子的竞争有时显得赤裸裸的,甚至有点“残酷”,但是这个年纪的竞争是本能的,也是不可或缺的。宝宝在竞争中受益匪浅: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;学会与他人相处(竞争也是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);学会面对压力;学会自信;学会应付失败和成功;学会自我展现等。

当然如果事事竞争、时时竞争,就会过犹不及,压抑孩子的天性,导致偏执。(这是个量的问题,不适当的量可以使水也变成毒药。)我们还是先看一下竞争对孩子的作用吧:

开始认识自己:我到底能做什么。

孩子会不断和同龄小朋友较劲,这是一种本能。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理解到:我是一个人,虽然个头很小、力气还没有爸爸妈妈大,但是我可以做一些事情了。从大约3岁起,宝宝开始有自己的“预谋”和“策略”,他要自己尝试一些新鲜事物,自己确定一些比较的标准,在比较中——有时和自己、有时和别人——确定自己的本事,自己的位置。

有时孩子的标准是奇特的,不像成人世界那么“唯利是图”:他们会比赛绕着椅子转圈跑而不头晕;看谁最快把一个冰块含化了;比哪一个在手腕上画的手表更漂亮;看谁溅起的泥浆更多……这些比赛虽然无用,甚至有点“无聊”,但它们是孩子成长中的礼物。孩子自制的游戏规则有时会让父母惊叹,对成人世界缺乏想象力的竞争感到厌恶。

儿童心理学家认为:大约在4岁的时候,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,这种评价的依据就是竞争。对于孩子来说,大大小小的事情——包括游戏、吃喝拉撒——只有成或败、赢或输、领先或者落后的结果。尽管所有的竞争中只有一个第一名,也必定有一个倒数第一名,孩子们(也包括一些大人)对竞争的相对性还是看不透,他们依然有一种什么都要比一比、试一试的愿望,并为结果或沾沾自喜,或沮丧。竞争中的“常胜将军”会积累自信,而“败军之将”则渐渐变得不够自信。在这种情况下,父母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(这也是老少皆宜的激励策略),或者予以疏导——你虽然在幼儿园跑步很慢,但是你的手工做的特别漂亮。

至于成败输赢到底意味着什么,孩子需要慢慢的消化。孩子理解的竞争大都和能力有关,属于一锤子定输赢的“竞争”,时间和学习对竞争的影响,孩子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。

最早的集体意识:我能做到的,别人也能做得到。

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,没有兄弟姐妹的比较,只能以父母为坐标测量自己。这样的孩子会又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倾向。要么是:我所有做的事情都很伟大,独一无二——我可以用五块积木盖一个塔楼啦!要么就是:爸爸妈妈做什么都比我做得更好,他们可以用积木把塔楼盖成一米那么高,塔楼都不会掀翻在地——这无疑让宝宝倍感挫败。只有在幼儿园里,孩子才开始对自己形成一个比较现实的认识,他可以遇到一堆个头差不多的同龄小朋友。现在可以比较一下:我堆积木堆得高,还是其他小朋友堆得高?别人能做到的是不是我也能做到?这时候,每个小朋友都成为一面镜子,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认识自己。

竞争如同一个刻度表,时刻标志着孩子的成长,以及衡量成长是否适龄,所以阻止孩子的竞争是没有多大意义的。孩子们会了解到:我可以做到的事情,别人也可以做到;反之亦然,每个人都可以“有所作为”。

新生儿     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
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